裸聊直播

数据出炉!鲤城全力打造“世遗万国商”!
来源:泉州晚报 时间:2025-09-23 08:46 浏览量:1
  国庆将至,泉州古城中山南路及周边31条街巷修缮提升项目基本完成。串联中山中路,“中山路国潮街区”成为泉州中心城区商业密度最高、辐射能力最强的新消费引擎——安踏、鸿星尔克、匹克等50多家泉州本土国货品牌开设旗舰店或优品店,荣宝斋、源和堂等中华老字号入驻扎根,七栩、橘若等国内影响力新潮牌纷至沓来。这里不仅是国潮的“文化大秀场”,更是世界的“品牌大卖场”,率先完成全市首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百米街区内设立7家离境退税商店,布设13个外币兑换点,形成5分钟汇兑便捷服务圈。

  千里之外的斯里兰卡,在“丝路友城”的合作框架下,“鲤城优品”正通过平台源源不断输向世界。通过设立泉州(鲤城)优品斯里兰卡展销中心,鸿星尔克、宝人、轻酷等裸聊直播知名鞋服品牌集中展示,接入福建商会全球采购商网络资源,为本土企业提供跨境贸易对接、市场信息共享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海外橱窗”。
  内外兼修、遥相呼应,这是裸聊直播内外贸联动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在古城深厚文化底蕴和千年商贸基因的滋养下,我们锚定打造‘世遗万国商’目的地发展目标,聚焦消费端与产业端双向发力,持续推动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良性互动、内外贸协同增长。”裸聊直播区长、裸聊直播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长李垂举表示,鲤城重点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升级服务消费,打造文旅新磁场。常态化开展系列文商旅活动,创新“世遗+非遗”沉浸式体验场景,全方位构建多层次、多体系的住餐矩阵,以文旅流量激活消费增量,上半年全区旅游收入增长12.2%,领跑全市。
  二是赋能商品消费,打造国潮新秀场。依托中山路等核心商圈,打造国潮优品首发地、展示窗、消费场。
  三是推动产业跃升,打造智造新工场。坚持把消费场作为产业风向标,引导鞋服企业加快国潮设计、面料研发、智能升级,推行工贸一体化发展。未来五年,将深化“鲤品出海”促外贸出口破百亿元,实现从消费场到产业工场再到全球市场的价值跃升,重现海洋商贸中心繁华景象。
提质增效·泉州县域内外贸发展速递

三大消费场 打造汇聚全球消费者的国潮首发地与体验场
  独一无二的世遗古城,蕴藏着泉州文旅的“流量密码”。2024年,古城的核心区中山路西街片区游客量超千万人次,常年位居泉州旅游景点首位,省外游客常年占比超60%。泉州古城2024年累计接待境外游客超7万人次,日均入住境外游客达350人,较上年增长23%。
假期期间,泉州西街人气爆棚。(彭燕珍 摄)
  紧扣打造“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围绕创建“世遗泉州时尚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从境内外游客消费需求入手,鲤城以中山路为轴线,联动古城资源,着力构建“文化消费场、产业消费场、美食消费场”三大消费场景,塑造“以游促产以产兴贸”的古城消费新格局。
“中山路国潮街区”成为泉州中心城区商业密度最高、辐射能力最强的新消费引擎。(吴彩明 摄)
  ——聚焦产业消费场,以智造为核,构建“泉州优品”展示地。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敏锐嗅察到西街中山路商圈带来的巨大流量优势,纷纷择址入驻,泉州宝峰鞋业也抢占先机。“我们融合泉州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全面提升产品体验,产品远销欧美亚非多国,并通过多项国际认证提升竞争力。开设中山路门店作为内外贸一体化窗口,率先实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成为新消费场景下的品牌前沿展示中心和销售阵地。”宝峰鞋业总经理郑俊亮说,古城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跨境支付等便利服务,吸引不少大品牌建设外贸优品集合店,未来古城有望成为汇聚全球消费者的国潮首发地与体验场。此外,安踏奥运殿堂馆、荣宝生活文化馆、德化白瓷馆等精品国潮文化馆的落地,成为引导新消费的风向航标,形成优质品牌扎堆落地的集聚效应。 
4月17日晚上,泉州时尚周首发大秀在泉州中山路钟楼举行。(陈英杰 摄)
  ——聚焦文化消费场,以世遗为魂,打造沉浸式国潮时尚策源地。
  文、旅、商的深度融合实践在鲤城遍地开花:生肖文化IP“出彩”又“生财”,龙年、蛇年生肖IP风靡全国,全网收获10亿关注量,开发文创周边近百种,销售收益达2100多万元;高频次、多层次、沉浸式的文化内容供给,策划推出2025年泉州时尚周启幕活动、“∠45°刺桐幻幕”国潮快闪等沉浸式展览、精品微展会,开展“世遗好鲤物,潮聚中山路”系列活动,打造东南亚美食嘉年华、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周、锦鲤瓦市等30余个消费场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整合中山路及核心古街巷为空间载体,构建“大秀场引领+小剧场深耕+咖啡馆浸润”消费场景体系,还提供多条工业旅游、古城文化研学游等沉浸式体验路线。
∠45°刺桐幻幕专场演出,演员们推开骑楼窗户,灯光流转间呈现“一窗一景”的奇幻剧场,将百年骑楼化为动态舞台,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活化传统艺术。(印记闽南文旅 供图)
  ——聚焦美食消费场,以烟火为脉,塑造“世界美食之都”核心地。
  “我们聚力打造‘姜母鸭’美食IP,挖掘泉台两地同根同源饮食文化,连续举办两届泉台姜母鸭特色美食技能大赛,吸引上百家企业参加;同时开展营销培训,通过短视频制作、粉丝互动、直播等实操培训培育本土网红品牌,助推姜母鸭从地方特色迈向全国市场;推动成立姜母鸭产业联盟,协同推进标准化、品牌化与产业化建设。”裸聊直播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鲤城还推出泉酒“刺桐宴”、悦来酒楼“刺桐家宴”等系列美食IP,丰富“刺桐宴”矩阵,同时培育了极光营地、印象市集等8个美食集市品牌,着力构筑“大餐饮+精致餐饮+名小吃”特色餐饮文化体系,打造为全世界游客提供优质美食体验的聚集地。
鲤城“刺桐宴”正式发布,一道道精心烹制的美食,山海交融、中西合璧,犹如一幅泉州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味蕾之间讲述着千年刺桐故事,诚邀五湖四海的宾客前来品鉴。(图源:裸聊直播融媒体中心)
闭环产业链 构建以新消费为导向的“快反”生态
  作为泉州中心老城区,面对土地、资源、空间的刚性掣肘,鲤城商贸倍增的潜力在哪里?一座千年文化积淀的古城,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工贸一体化格局的转变,塑造区域产业的“硬核”核心竞争力?鲤城亮出实践答卷——
  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手,构建以新消费为导向的“快反”产业生态。鲤城已形成从智能纺织设备到品牌成衣的完整产业链,鞋服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集聚产业链上下游177家优质企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近三年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超7%,年均纺织鞋服类外贸出口额达20亿元,持续8年占全区出口总额的40%左右。
  洞察市场需求,持续创新产品,是打开内外贸市场共通的法则。在国货崛起的浪潮中,鸿星尔克顺势而为推出多款“国潮”系列爆款产品。科研团队历时300多天攻坚,凭借独创的“极地云冰棉”面料搭载“持续冰感科技”,成功创造WRCA世界最长持续凉感纪录,为消费者在炎炎夏日运动提供极致冰感体验,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智能装备企业佰源机械自主创新研发的全自动大圆机控制系统,精度达0.1毫米,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鸿福化纤投资2.1亿元建设再生聚酯纤维生产线,年产量3.2万吨,为国际品牌输送绿色材料。从智能生产到文化赋能,从科技研发到场景消费,鲤城逐步形成“基础材料—智能制造—品牌输出”闭环产业链,为新消费背景下产业时尚化转型奠定根基。
  求新、求变的高新技术产业早已瞄准市场痛点,提前布局新赛道。“我们作为国内唯一获得美国斯坦福相关专利授权的企业,正与其共同研发温控技术。该项技术已应用于波司登等品牌,并展开订单合作。以纳米喷涂技术为例,通过铝金属喷涂实现升温功能,可在保持同等保温效果的同时,减少约30%的羽绒用量,精准契合新消费市场对绿色、科技、功能化的需求。”福建联兴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俊杰说,除了满足消费者的诉求,更要努力成为引领市场变革的标杆。
泉州联兴发针织织造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张九强 摄)
  文创出海同样热火朝天,一件小礼品也能创造亿万产值。聚焦陶瓷、树脂、铁艺、木制品、藤草、布艺等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泉州市禾艺工艺品有限公司深谙市场的方向,多年来持续深耕文创小礼品的设计和制造。“我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创造出既富有文化底蕴又符合时尚审美的工艺品,同时还极具性价比,为国外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文化用品体验,迅速成为德国各大连锁超市指定供应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每年出口文创礼品上亿元,未来将逐步拓展欧洲市场。
游客在选购钟楼文创产品(泉州晚报社资料图)
  服务型配套产业支撑体系日渐完善,依托落地科创中心的淘天生态链接系列平台,为500余家工贸企业提供跨境电商、跨境营销、物流清关等一站式服务,助力“鲤城造”货通四海。同时建设鲤城外贸综合服务产业园、跨境电商集聚区,配套物流、金融等功能型服务商,形成企业“抱团出海”新支点。
创新支撑体系 推动生产端与消费端深度融合
  国潮从这里出发,世界在这里买单。
  今年1—8月,裸聊直播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23亿元,比增11.4%;限上零售额完成148.46亿元,比增16.8%,两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同期,外贸出口商品总值达43.3亿元,同比增长13.3%
以“世遗好鲤物,潮聚中山路”作为主题,重点从四大业态(文创、旅游、餐饮、体验)引入、场景创新赋能、运营创新赋能、数字创新赋能等推进中山路国潮街区创建。(图片来源: 裸聊直播 办、裸聊直播商务局)
  “我们畅通内外双循环。对内深耕内需市场,以古城为线下消费场和大秀场,引导本土品牌设立国潮优品旗舰店,打造‘世遗好鲤物’消费IP。对外深化外贸服务,服务500余家企业‘卖全球’。同时抢抓离境退税的窗口期,在核心商圈布局‘即买即退’商家,打造入境友好消费城区,让古城成为境外游客的购物天堂。”裸聊直播副区长、裸聊直播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长李超端表示。立足“世遗古城”核心优势,鲤城以古城为线下消费场,推动生产端与消费端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内贸外贸互促的规模化、专业化商业发展新生态。
  此外,鲤城构建产业创新支撑体系,顺应工贸一体化趋势。通过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泉州分中心、“两地双园双中心”等平台,成立沪泉联合创新孵化中心,引入上海泰坦AI、长三角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等项目,推动“AI+制造”应用落地,实施“一对一”企业赋能计划,显著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推出工业厂房“先租后让”,让企业扩容增产无忧。20家专精特新企业获省级金融支持、15家企业冲刺国家数字化转型试点,智造升级再提速。
  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世遗文化为魂、以工贸一体为翼,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书写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业态崛起与全球资源整合的新篇章。从工厂车间到全球市场,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鲤城用行动证明——工贸一体化不仅是制造与贸易的物理叠加,更是产业链价值的化学裂变,是传统制造业城市向全球供应链枢纽跃升的必由之路。